產能過剩的另一面:中麒光電以“C3大模組”重構COB工程價值天花板
來源:數字音視工程網 (原創(chuàng)) 編輯:ZZZ 2025-09-01 17:11:25 加入收藏 咨詢

所在單位: | * |
姓名: | * |
手機: | * |
職位: | |
郵箱: | * |
其他聯(lián)系方式: | |
咨詢內容: | |
驗證碼: |
|
2025年,COB LED顯示市場在持續(xù)的熱度中迎來一場深層的結構性轉變。
產能迅速擴張、價格持續(xù)下探、同質化競爭加劇,成為行業(yè)無法回避的共性困局。據統(tǒng)計,全球COB月產能預計2025年突破9萬㎡(以P1.2為基準折算),相較2023年底增幅顯著提升,而實際產能利用率卻僅僅維持在60%–65%之間。
在這一片“紅海”之中,一個關鍵問題逐漸浮出水面:行業(yè)真正稀缺的,究竟是產能本身,還是能夠真正解決用戶痛點、具備高工程價值的優(yōu)質產能?
2025Q1 全球&中國LED小間距&微間距市場COB技術滲透率-銷額%
產能過剩時代的價值突圍:從“拼價格”到“拼價值”
當前COB行業(yè)正陷入一種典型的“量增價減”發(fā)展模式。
2025年第一季度,COB產品均價同比下降31.4%,每平方米價格降至1.72萬元,與此同時出貨面積卻大幅增長49.1%。雖然在指揮控制中心、高端會議室、商業(yè)展示等高端應用場景中,COB的滲透率仍在提升,但背后隱藏的是企業(yè)利潤空間的持續(xù)壓縮與產品同質化風險的加劇。
表面看,這是規(guī)格與價格的勝利;但深入一線工程交付現場,卻會發(fā)現“像素間距”早已不再是業(yè)主方唯一的硬指標—在7×24小時待命的應急指揮中心,任何一條橫向拼縫在弧形大屏上形成的陰影,都會在夜間值班時放大成誤判風險;在需要4K特寫鏡頭無縫掃過的虛擬拍攝影棚,整屏平整度若出現0.3 mm以上的“波浪”,便意味著后期摳像成本成倍增加;在企業(yè)戰(zhàn)略決策會議現場,一塊模塊更換導致的1-2小時停機,更是可能直接導致關鍵決策流程中斷,造成難以估量的時間成本與機會損失.....。
換句話說,場景方愿意為“看得更細”買單,卻更愿意為“永遠不出錯”支付溢價。行業(yè)真正的缺口,不是缺少能生產P0.7乃至更小間距的COB產能,而是一套穩(wěn)定、可信、沉浸的“關鍵任務顯示系統(tǒng)”。
中麒光電很早就意識到,如果競爭僅停留在參數和價格層面,整個行業(yè)將難以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。真正的突破口,在于能否跳出原有競爭維度,通過對用戶深層需求的洞察與滿足,實現對LED顯示工程應用端的結構性創(chuàng)新
2025年8月,其推出的C3大模組系列COB產品,正是對這一命題的有力回應—它不是簡單的產品迭代,而是一場關于COB工程能力的意義重塑。
C3大模組:以結構性創(chuàng)新回應工程美學與可靠性訴求
中麒光電C3豎版大模組應運而生。
據DAV數字音視工程網了解,該產品從物理結構、光學性能、機械可靠性等多維度重構產品定義,旨在將COB從一種“顯示技術”推進為“關鍵視覺基礎設施”。
首先,視覺完整性與拼縫控制方面,C3大模組采用150×337.5mm的豎版設計,這一看似簡單的尺寸變化,實則帶來COB工程能力的系統(tǒng)級提升。其成功實現將橫向拼縫數量減少50%, 大幅降低畫面的分割感的同時,也可在高端會議、虛擬制作等場景中顯著提升視覺沉浸感和信息連貫性,避免傳統(tǒng)橫屏模塊因拼縫密集而導致的“網格化”視覺干擾。
其次,整屏平整度方面,C3模組創(chuàng)新的高寬比(約2.25:1) 可極大增強單模塊的結構剛性,有效抑制屏幕拼接后出現的“波浪感”和中間區(qū)域微凹現象。尤其在大面積拼接和淺色背景顯示中,這一優(yōu)勢更為突出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C3模組在曲面拼接與復雜場景適應性上也取得顯著突破。其窄寬度設計可大幅降低最小彎曲半徑,使得曲面屏搭建更加平滑自然,徹底擺脫傳統(tǒng)模組在曲面應用中出現的“折線感”與圖像形變,極大拓展了COB在創(chuàng)意顯示、科技藝術、沉浸空間中的應用潛力。
而在最考驗產品實力的可靠性維度,C3模組憑借豎版結構帶來的應力分布優(yōu)化,顯著降低虛焊風險;拼縫數量減少也意味著更低的積灰概率和亮度衰減。維護性方面,一旦出現單點故障,只需拆卸相鄰兩塊屏幕即可完成更換,極大縮短維護時間、降低運營成本,尤其適合7×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關鍵場合。
中麒C3大模組的創(chuàng)新證明:工程美學從來不是錦上添花,而是可靠性的前置條件。
重構天花板:從顯示工具到關鍵任務系統(tǒng)
站在2025年的產業(yè)轉折點,中麒光電用C3大模組證明:產能過剩的另一面,是工程創(chuàng)新的價值覺醒。
尤其是在指揮控制、智慧會議、虛擬拍攝等場景中,LED顯示設備不僅僅承擔著“畫面輸出”功能,而是日益成為決策支持、人機交互、遠程協(xié)同的核心接口,其可靠性、視覺舒適性、物理穩(wěn)定性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(tǒng)的運行效能。而這一需求,又反向推動著COB技術從"更清晰的顯示工具",升級為"關鍵任務系統(tǒng)的核心組件",從而在產能過剩的行業(yè)中,開辟出真正具備技術壁壘和市場門檻的價值藍海。
由此可見,中麒光電通過C3大模組所折射出來的企業(yè)戰(zhàn)略選擇背后,是對COB技術本質的深刻洞察。當行業(yè)沉迷于間距微縮的軍備競賽時,中麒光電已轉向工程能力的系統(tǒng)化提升:通過減縫增平解決視覺完整性問題,通過應力分布優(yōu)化提升可靠性,通過模塊化設計降低TCO。
這場價值重構的啟示在于:在技術狂飆的時代,真正的創(chuàng)新不是制造更多產能,而是創(chuàng)造不可替代的價值。
中麒光電并未被“內卷”困住腳步,而是以C3大模組為支點,撬動COB技術的工程天花板。在這場從“規(guī)模競爭”走向“價值競爭”的行業(yè)轉型中,中麒光電證明了一點:真正的產能,應是能持續(xù)產生用戶價值、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。而這,或許才是中國制造走向高質量發(fā)展的關鍵所在。
評論comment